违法金融广告是指 违反法律法规要求推销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广告。这类广告通常包含以下特征:
无资质经营:
未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的市场经营主体,开展与该金融业务相关的营销宣传活动。
虚假承诺:
对未来效果、收益做出保证性承诺,如“投资理财回报显著高于同期基准利率”、“投资回报率xx%以上”、“百分百本息保障”等不切实际的高收益承诺,吸引投资者上钩。
风险误导:
没有明示相关风险及责任承担,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没有合理提示或警示,如广告中未标明“投资有风险”字样,或者没有显著标明“广告”字样,误导消费者认为投资无风险。
利用权威形象:
利用监管机构、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进行推荐、证明,为产品或服务做增信背书。
隐蔽性:
非法金融广告往往具有欺骗性、诱惑性、隐蔽性,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广告,难以追踪和监管。
这些广告可能会误导金融消费者购买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甚至通过虚假夸张的广告内容诱骗金融消费者参与非法金融活动,给金融消费者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消费者在接触金融广告时,应提高警惕,仔细辨别广告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
相关文章:
广告发布要规范!事关公务员考试培训!04-15
时隔18年迎大修!金融监管总局拟发新规→04-13
【视频新闻】我州多举措加大金融支持 激活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04-12
特朗普政策大转向之后 经济学家依然预计美国经济衰退风险高企04-12
以金融“活水”助力消费升级,广发银行东莞分行3月末“E秒贷”累计投放超2亿元04-10
兴业银行年报:不断积蓄穿越周期力量,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收获期04-10
郯城农商银行金融知识普及走进花卉基地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