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让更多能工巧匠大显身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22:00    

“聚焦项目攻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多项指标江苏省领先。其中,在江苏省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蝉联第一等次、Ⅲ类地区第一;淮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7.1%;366个市重大产业项目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任务……”

这些亮丽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江苏淮安广大产业工人的辛勤汗水与智慧。

近年来,淮安将产改作为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产教融合促成长、师徒结对提技能、技术攻关助发展等多项举措推动产业工人向技能型人才蜕变,让他们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个个尽展其才”,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产教融合促成长

“全市组建了45个校企合作专班;各县区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大型骨干企业成立8家淮安工匠学院分院;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淮安市职业院校共获6金5银6铜。”这是淮安推动产教融合、赋能成长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对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改革重点。为此,淮安以工匠学院建设为抓手,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构建了“1+10+N”技能培训体系,结出了丰硕果实。江苏工匠、省产业教授杨新春和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研磨、线割、放电、铣削等专业118批,共计3200多人次,培养高级技能人才(高级技师)60多人。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构建“工匠学院+分院+教学点+实操基地”的培训格局。截至目前已办班233期次,培养紧缺实用人才4300余人。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是淮安市最早成立企业商学院的民营企业。通过校校、校企合作,每年培训职工1000余人次,培养高级技师65人、高级工445人。盱眙县坚持政府、企业、教育资源协同发力,组建“龙虾创业学院”,推动企业设立商学院,储备和培养3000多名“零磨合”入企的“能工巧匠”。

据了解,2020年以来,全市产业链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70余万人次,产业链技能人才总量达68.1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2.6万人。

师徒结对提技能

在淮安,产业工人成长,外部榜样引领,内部路径畅通。他们依托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发挥“头雁效应”,师徒结对,擂台比学蔚然成风。企业、政府建机制、给政策,让产业工人发展道路通畅、成长无忧,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新创效突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精密成形中心副主任朱玉庭带领团队累计完成近百项产品技术攻坚,推广应用10多项前沿技术,所主导的技改项目累计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2500万元。盱眙县围绕企业创新、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大力实施“才聚都梁”行动,充分发挥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作用,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截至目前,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2.12万人。康乃馨集团职工技能竞赛已连续举办16届,后升级为全市纺织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截至目前,淮安已创建市级以上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73家、劳模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6家。淮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推进产改工作力度,促进产业工人职业素质向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转变,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技术攻关助发展

企业走上上市之路,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年研发投入1000多万元,占销售额的7%左右……在淮安,像江苏科圣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这样调动职工创新创造潜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事例还有很多。

康乃馨集团研发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2022年自主研发全国首条家纺行业自动生产线,月生产量从160吨提高到320吨以上。目前,该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得“全国酒店纺织品(布草)技术研发中心”认证。

同时,淮安注重发挥劳模工匠的专业优势和技术特长,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围绕淮安市7个优势产业集群和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兴数字产业3个先导产业集群开展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服务,送技术进企业、育人才,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助力企业赋能增效。

苏盐井神二分公司省劳动模范、江苏工匠张红光,针对食盐系统中碘含量在线实时测量的行业难题,带队攻关,实现年减少过程不合格品损失30万元左右。同时,研发制作了“十路小包输送智能在线集控测控系统”,仅此项成果就为公司节省设备投入467万元。

截至目前,淮安市县(区)两级劳模工匠服务队组织劳模工匠752人次,深入434个企业开展技术帮扶、技能提升等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645项,帮助2487名职工提升技能水平。

(江苏工人报通讯员 张强 卢克余)

来源:中工网

相关文章:

AI如何赋能品牌企业发展?这场论坛解锁品牌消费“流量密码”04-13

中国500强企业供应链总部签约昆山04-12

行走黄河丨“新”在菏泽04-12

坚决做好稳外贸促消费工作 有力推动经济发展量质齐升04-12

2024河北企业100强和服务业企业创新领先50强榜单发布04-12

试点一周年!福建“转场检验”进口铜精矿2.4万吨04-12

深读|一场游船上的“国际对话”04-11

敢闯敢拼,4位民营企业家现场讲述创新创业奋斗故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