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北京4月4日起进入今年杨柳飞絮始发期。在今天(4月9日)的杨柳飞絮治理现场会上,新京报记者看到了北京创新研发的轻便手提式杨柳飞絮吸收机。该吸收机形似吸尘器,长约一米,只有1.4公斤,可将落地的杨柳飞絮快速吸走。另外,北京研发凝絮剂应对杨柳飞絮,已在红领巾公园等地试用。

4月9日,永定门东滨河路,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新设备——轻便手提式杨柳飞絮吸收机。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杨柳飞絮是杨柳树种子传播和繁育后代的一种生理现象,是植物自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在北京全市范围内,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到5月下旬,持续50天左右。4月上旬,北京地区的毛白杨最先进入飞絮期,柳絮在杨絮飘飞10天左右开始启动飞舞季。在飞絮期,每天10时至16时为高发时段。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全市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采取多种措施开展精准治理,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努力实现“有絮不成灾、不成害”防治目标。
除了及时、精准的短期应急防治措施,全市将通过源头控制逐步减少杨柳雌株的数量,长期防治杨柳飞絮。同时加大科技力量攻关,创新研发凝絮剂、轻便手提式杨柳飞絮吸收机等,助力杨柳飞絮防治。
根据预测预报,北京即将进入第一个飞絮高发期,主要集中在五环内中心城区,飞絮树种为雌性毛白杨,而近期气候干燥,需要严防因飞絮引发火灾。阅读全文>>>
京城四月“飞雪”,却让有的人苦不堪言。如何应对飞絮季?看这张图就够了↓↓↓

继飞机后,猫狗也能坐高铁了。4月8日,铁路部门宣布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
记者测试体验“铁路12306”App看到,在App首页“全部应用”栏目下已推出“宠物托运”模块,旅客需要准备好同车次的车票,跟着操作流程一步步操作即可预约,截至4月8日12时,4月10日,上海虹桥至北京南的三趟可承运列车,均显示“可预约”。
本次承担宠物运输的企业为中铁快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中铁吉盛物流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成员,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从事道路运输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
多位养宠消费者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对铁路部门推出高铁宠物托运服务的支持。
老家在山东的王女士就表示,虽然目前试行阶段存在较多限制,但铁路部门能迈出这一步,看到养宠乘客的这一出行需求就是很大的进步,希望未来能够越来越完善。也有网友表示,铁路部门越来越人性化。他们希望以后在宠物体重、肩高方面的要求可以进一步放宽。当然也有网友表示,想要未来可以人和宠物在同一车厢等。
目前,除京沪线上10趟列车试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外,其他高铁线路暂未开通该服务。如有需要通过铁路托运宠物的消费者,也可在出行前拨打12306或95572客服热线咨询始发地与目的地是否有可办理宠物托运的车次,尝试“绿皮火车”宠物托运方案。阅读全文>>>
“大胆做自己,自己爽才是天下第一!”“稀里糊涂地过,别老琢磨。”4月7日,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医生姜林凯的一段短视频引发网络热议。视频中,他手舞足蹈、激情洋溢地向观众传递“善待自己”的生活哲学。有网友感叹:“看完姜医生的视频,仿佛任督二脉都被打通了!”

姜林凯。图源:东营市人民医院
42岁的姜林凯,考过律师,考过公务员,开过网店,最后成为了一名疼痛科医生。丰富的人生阅历加上在疼痛科的临床见闻,让姜林凯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拒绝精神内耗,远离焦虑,珍惜当下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8月,姜林凯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与疼痛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
姜林凯:其实我有很多话想和患者深入交流,但日常门诊量大,时间有限,很难充分展开,所以我希望找个平台和大家聊聊。
过去,公众对疼痛科的认知往往局限于“癌症晚期患者打吗啡止痛”。近年来,随着疼痛医学的普及,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疼痛患者开始寻求我们的帮助。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许多患者的疼痛其实源于心理问题。有些人辗转多个科室,花费上万元做检查,却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疾病,最终来到疼痛科寻求帮助。
“咆哮式”劝人洒脱的视频走红后,收到了哪些反馈?
姜林凯:评论区引发了很多孩子妈妈的共鸣。她们说孩子小的时候焦虑学业,长大了又操心工作和婚恋。其实我们医护人员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比较“佛系”。在我看来,孩子身体健康排第一,心理健康排第二,在此基础上只要帮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够了。人生在世,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别为没发生的事情焦虑。阅读全文>>>
4月6日,广州市荔湾区一名15岁男孩在家做实验引发事故一事备受关注,4月7日,该男孩所在的富力东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证实此事,并表示“听家属说是做化学实验引发(事故)”。

不少电商平台打着“中考”“科研”旗号销售化学实验器材套装。网络截图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可以很容易地买到全套“初高中化学实验器材”,其中包括酒精灯、化学试剂等用具,社交平台上也不乏一些自媒体博主推荐各类在家就能做的科学实验。
“对于初中生来说,对化学实验充满热情,想要亲自动手探索奇妙的化学世界,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可贵,但自行网购化学品居家做实验存在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4月7日,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教学主任、初三年级化学教师郄莉欣向记者说道。她表示,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对化学实验安全事故的预防意识尚不成熟,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对化学实验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郄莉欣建议大家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记者注意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的范畴,针对买卖化学仪器是否触犯法律的问题,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认为,化学玻璃仪器作为实验工具或生产设备,在科研、教学、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购买化学玻璃仪器本身并不直接构成犯法行为,然而,是否犯法取决于购买和使用这些仪器的具体情境和目的,以及非法用途产生的后果。
“为确保合法性和安全性,建议在购买和使用化学玻璃仪器前仔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并严格遵守。”李恩泽表示,特别是如果销售给未成年人,商家须保证产品质量,家长要履行监护义务,避免给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家庭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害。阅读全文>>>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此后余震频发,并伴随着暴雨、高温。曼德勒市玛哈昂梅镇区一村庄因地震引发火灾,过火面积约8000平方米,村子几乎被火灾夷为平地,四百余户村民失去家园。4月7日,记者抵达该区域时,焦煳的味道仍弥漫在空气中。

4月7日,曼德勒市玛哈昂梅镇区三标402区,村民站在废墟上。这里已被地震导致的火灾夷为平地。
村子旁有一条仅能容纳一辆汽车通过的小路,阻挡了火灾的蔓延。村民在小路边搭起了简易的雨棚,当作临时住所。
地震之前,402区共有4个公共水池,供村民们洗澡。因地震和火灾,3个已无法使用。部分村民围着仅剩的1个水池搭建了临时帐篷。
火灾后的几天里,妇女们抱着孩子,坐在雨棚下发呆。偶尔有几位村民,走进已然无法分辨的废墟中,希望再翻出几件能用的物品。
缅甸红十字会等当地救援力量将这里划为救助的重点区域,中国救援队伍也协助当地救援力量参与救助。
据新华社报道,4月5日,中国政府向缅甸提供的第三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物资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包括1048个净水设备、1万顶蚊帐、1.5万个急救包和400顶帐篷。首批和第二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物资分别于3月31日和4月3日运抵缅甸。阅读全文>>>
编辑 艾峥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李立军
相关文章:
有回音丨北京网友建言缩短健康证体检等候时间 官方表示将优化调整措施04-13
美关税政策引发意大利民众强烈不满04-13
缅甸强震已致中国公民8人死亡13人受伤04-12
西城区各商超生活物资充足!无需抢购04-12
冲刺洛杉矶 中国腰旗橄榄球的困境与希望04-12
中国国家博物馆4月12日闭馆一天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