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融资相较于间接融资,风险较大,主要原因包括:
信息不对称风险:
资金供给者难以全面了解资金需求者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
市场波动风险:
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导致直接融资工具的价值发生变化,影响资金供给者的投资收益。
违约风险:
直接融资中,筹资者主要依赖自身的信用状况来筹集资金,缺乏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因此违约风险相对较高。
利率风险:
直接融资可能面临利率波动的风险,影响筹资成本。
流通性和兑现能力较弱:
直接融资工具如股票、债券的流通性和兑现能力通常低于间接融资工具,这可能导致在需要快速变现时,直接融资工具的变现能力不如间接融资工具。
投资者要求较高:
直接融资对投资者的要求较高,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投资知识和风险意识。
融资规模、期限和利率的限制:
直接融资在资金规模、期限以及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多,不如间接融资灵活。
信誉差异性:
直接融资中,不同的企业或个人信誉好坏差异较大,债权人难以全面深入了解债务人的信誉状况,带来融资信誉的较大差异和风险性。
缺乏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
直接融资中,筹资者缺乏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风险相对较高。
融资成本可能较高:
直接融资的顺畅程度及成本受金融市场成熟度和效率的影响,若金融市场不够成熟或效率低下,直接融资的便利度可能受限,且成本可能上升。
以上因素综合导致直接融资相较于间接融资,风险较大
相关文章: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39.75亿元,合计17930.82亿元04-14
时隔18年迎大修!金融监管总局拟发新规→04-13
特朗普政策大转向之后 经济学家依然预计美国经济衰退风险高企04-12
政策能见度丨首次出台!四川拟这样培育种子独角兽企业04-08
天津市疾控中心发布4月健康风险提示:病原体活跃,重点防范这几种疾病!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