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如何开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8 18:45:27    

公益诉讼的开庭审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庭审准备

传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通知其出庭参加诉讼。

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需在开庭3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时间、地点。

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

法庭调查

首先由原告(检察院)口头陈述诉讼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然后由被告陈述案件事实及其所持的不同意见。

出示证据和质证,当事人陈述结束后,必须在法庭上展示相关证据并由当事人质证。

法庭辩论

在合议庭主持下,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根据法庭调查阶段查明的事实和证据,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进行相互的言词辩驳。

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合议庭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照法律和政策,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作出判决并宣告判决结果。

特别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如果被告提出反诉请求,不予受理。

第一审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原则上适用人民陪审制,除非当事人申请不适用,法院可决定不适用。

人民检察院与被告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需公告协议内容,公告期间不少于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在法庭辩论终结前申请撤诉,或者在辩论终结后诉讼请求全部实现,申请撤诉的,法院应予准许。

以上步骤概述了公益诉讼的基本开庭流程,具体细节可能因案件和法院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相关文章:

探案说法|租地不给钱?乐东法院调解化纠纷04-11

贵阳公布一批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04-09

金价太贵?有人在河边偷偷炼金……04-08

优决策 强监管 常评查 显效果——肃南法院打出审判流程节点管理“组合拳”04-07

赵丽颖起诉,索赔51万元04-03

大荔法院 | 18分钟线上调解跨国离婚 省时省力获点赞04-01

太原市公安局公布一批近期破获的盗窃公共设施典型案件03-20

律师的提成比例是多少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