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付比通常是指 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即金融机构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贷款损失而提前提取的准备金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这个比率有助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评估其贷款组合的潜在风险,并通过拨备来缓冲可能的损失。
具体来说,拨备比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 \text{拨备比} = \frac{\text{呆账准备金}}{\text{贷款总额}} \]
其中:
呆账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应对不良贷款而设立的准备金。
贷款总额:是指金融机构发放的所有贷款的总和。
拨备比的高低可以反映金融机构对贷款风险的承受能力。较高的拨备比意味着金融机构对贷款风险的评估较为保守,而较低的拨备比可能意味着金融机构对贷款风险的评估较为宽松。
需要注意的是,拨备比与拨贷比是不同的概念。拨贷比是指贷款损失准备与贷款总额的比值,而不良率则为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的比值,拨备覆盖率为拨备与不良贷款的比值。三者之间存在着“拨贷比=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的确定关系。
相关文章:
贵州银行2024年高质量发展答卷:业绩增长,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04-16
资本圈 | 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金融数据: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04-14
一地贷款额度提高!二套首付最低20%!04-10
三部门: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04-01
最低房子首付多少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