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胡星访
记者15日获悉,汕尾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推动绿美汕尾生态建设打开新局面。
绿色经济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循环
去年底,汕尾市陆河县7个镇37个村林业碳普惠项目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成功出售,以63.61元/吨的成交价售出约11.51万吨碳普惠减排量,总计创收超7百万元,标志着陆河县“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交易变现。
2023年2月,广东省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明确要求完善林业碳汇交易机制。二氧化碳排放企业可通过购买林业碳汇来抵消自身碳排放,而林场所在地则可以获得碳汇收益。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广东省林业生态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3.04%的汕尾陆河县与林业碳汇开发企业签署框架协议,选取37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并申报省级林业碳普惠项目。
“没想到好空气也能带来效益!我们世世代代依山而居,谁也想不到眼前的大山,竟成了聚宝盆!”陆河县水唇镇高丰村党总支部书记激动地表示。当地将“严禁私自砍伐林木”写入村规民约,守护青山最终换来了“金山银山”。
绿色金融创新模式 助力未来可持续发展
碳普惠作为一种创新的绿色金融模式,不仅在理念上推动了金融行业向可持续方向的转变,更在实践中为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为林业生态县和生态功能区,陆河县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政府的支持和推动。通过针对碳普惠减排量的交易,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
陆河县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规划引领,落实“山上造林”,做好县镇村绿化,拓宽社会参与机制,创新苗木保障机制,实施绿美管护机制,强化数字赋能,拓展“两山”转化路径的一系列动作,取得良好效果。
陆河县还积极探索绿色创收的其他途径。持续发展了青梅、油柑等主导产业以及沉香、油茶等特色产业,加强了优质农产品的供应能力。并依托抽水蓄能电站和小水电站,成立县级“两山银行”子机构,构建区域生态资产运营管理体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此外,陆河县还积极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位于陆河县的比亚迪生产基地已经累计生产新能源大巴超过10000辆,产值超过450亿元。这进一步增强了县域内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
相关文章:
碧水润城 智护安澜 ——秀屿区做好“水文章”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04-18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汕尾陆河首创生态价值变现新路径04-16
童趣督导双发力分类赋能新乡村04-16
金牌数全省并列第一!南信学子省赛勇夺8金04-16
“汛”练有方 筑牢“堤坝”04-15
科技+运动+生态!2025深圳大学城欢乐健康跑活力开跑04-14
记者手记:西辽河复苏背后的生态之变04-13
走!5月28日前,到清晖园看昆虫主题展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