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治理工伤风险 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昭通市重点企业精准治理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8:02:00    

工伤预防是企业安全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工伤预防项目实施以来,昭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聚焦煤矿、建筑两大高风险行业,开展工伤预防精准治理专项行动。通过数据筛查锁定企业、专家“问诊”排查隐患、定制化培训宣教等举措,推动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风险源头治理,为劳动者撑起“安全伞”,为企业发展筑牢“防护墙”。

数据“把脉”锁定风险 38家企业纳入重点治理

工伤预防,重在精准。昭通市以近三年工伤、工亡及职业病数据为切入点,对全市煤矿、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深度“画像”。通过对工伤行业企业、事故类型、伤害部位、工伤岗位等信息的交叉分析,筛选出工伤发生率较高、风险隐患集中的38家企业,将其列为工伤预防项目重点治理对象,精准实施工伤预防源头治理措施。

“数据筛查让我们跳出‘撒网式’治理模式,直击痛点。”项目实施团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昭通市煤矿行业的事故多集中于机械伤害和冒顶片帮,建筑业则以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为主,“抓住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岗位、重点伤害类型,治理才能事半功倍。”

专家入企“把脉问诊”实现隐患“无死角”排查

为了全方位识别企业的风险点和薄弱点,昭通市委派工伤预防专家组建“风险诊疗团”,深入38家重点企业开展“解剖式”排查。专家们走进井下巷道、建筑工地、车间厂房,实地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安全防护装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一线员工面对面交流,了解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调阅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培训记录,全方位“扫描”风险点。

在镇雄县某煤矿企业,专家组发现皮带运输机急停装置失效、消防设施安放位置不合理等26项隐患;在昭阳区某建筑工地,作业环境物料摆放不齐、施工用电私拉乱接等问题被当场记录……三个月内,专家组累计排查出各类风险隐患971条,并逐一形成改善清单,明确提出企业改进方案和具体改进措施。“过去总觉得‘事故是小概率事件’,但专家列出的隐患清单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某建筑企业安全总监王先生坦言。

回访巡查“闭环管理” 致力隐患治理落地见效

排查隐患只是第一步,改善落实才是关键。为确保隐患治理“不落空”,昭通市建立“一隐患一档案”动态跟踪机制,由专家团队与企业“一对一”对接,指导企业开展隐患改善工作。

“我们不仅要帮企业找出问题在哪里,还有全程指导,告诉他们问题怎么改。”工伤预防专家齐老师介绍,针对整改难度较大的问题,专家团队还将结合企业实际,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确保隐患治理工作不“走过场”。

据介绍,在调研结束后的一个月左右时间里,专家还将再次走进企业,对照工伤风险隐患档案,对标对表核查企业隐患改善情况,确保所有风险隐患全部“销号”。并将新发现的隐患再次纳入治理清单,再指导、再督促,推动形成长效预防机制。

“一企一课”靶向培训 助力职工防护意识升级

“煤矿顶板事故风险怎么识别?”“粉尘环境作业必须戴哪种口罩?”在盐津县一矿业公司的会议室里,60多名矿工正围着专家提问。这是昭通市“一企一课”工伤预防定制化培训的现场一幕。

针对不同企业风险特点,昭通市组织专家量身定制培训课程。煤矿企业重点讲授顶板管理、瓦斯监测和自救器使用;建筑企业侧重高空作业防护、吊装设备操作规范;涉及职业危害的企业则强化粉尘、噪声防护知识。培训采用“案例剖析+实操演练”模式,让职工直观感受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某建材公司的工人刘师傅在培训后感慨:“以前觉得戴防尘口罩憋着难受,想着忍一忍就好了。今天老师用尘肺病患者的肺部照片告诉我们,不戴口罩作业的严重后果。”目前,全市已开展20场定制培训,覆盖1225名一线从业人员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接下来,还将持续推进重点企业定制培训工作,推动工伤预防广泛覆盖,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相关文章:

深圳农商银行:服务深圳超五分之一科技型企业,超98%为民营中小微企业04-23

精准治理工伤风险 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昭通市重点企业精准治理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04-23

精准防控痛风,共享健康生活——岳阳市中心医院组织专家团开展进社区健康义诊活动04-23

产业生态让创新更美好——深圳“机器人谷”观察04-23

扎实做好二季度经济发展工作,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持续向好……今天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这些重要事项04-21

从农民工到国家级技能大师04-21

甘肃电气集团天水产业园打造绿色工厂纪实04-21

申万宏源证券因合同纠纷被告,4月29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审理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