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内人头攒动,“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广东省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南京站)以3.6万个岗位、超2800个年薪50万至100万元的高薪岗位,向南京乃至全国英才抛出橄榄枝,吸引超万名高校学子进场求职。

在这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引才盛会上,佛山企业组团亮出的“钞能力”引人瞩目:电气研发工程师月薪4.2万元、重载机器人专家年薪百万、领军人才补贴千万……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佛山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突围增长,与广东“制造业当家”战略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更折射出湾区产业升级的发展逻辑。
战新赛道竞逐:
百万年薪背后的产业聚变
记者梳理发现,在南京站招聘活动上,年薪50万元以上的岗位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与佛山“三箭齐发”的产业战略高度契合——巩固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
走进智能制造专区,佛山企业展位人气持续升温,与展板上的高薪待遇形成共振。

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招收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高级工程师,岗位标注的“80-100万”年薪吸引相关专业的求职者排起长龙。不远处的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视觉算法工程师岗位最高月薪3.5万元同样引发围观。
这种高薪引才的火热场景,正是佛山机器人产业生态持续进化的一种表现。
在距离南京1000多公里的佛山,产业变革的齿轮正加速转动。作为全国最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累计交付工业机器人超过8万台,其研发的能跳舞、拧瓶盖的人形机器人领跑行业。

在这些机器人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佛山近年来已成功构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完整产业链,集聚相关企业超3000家,形成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动能的积累,使得佛山企业在南京招聘会上的高薪策略绝非偶然,而是产业链进阶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升级。

当前,产业转型的浪潮不仅席卷新兴产业,更在重构佛山传统制造格局。箭牌家居、国星光电等老牌制造企业在此次招聘中推出的高薪岗位,也反映出传统产业对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以佛山照明为例,这个“中华老字号”企业转型推出的AIGC算法工程师岗位,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照明产业深度融合,而技术专家岗位的最高年薪直指百万元。
产业链升维:
创新驱动下的薪酬重构
当被问及“为何佛山企业愿为技术人才支付百万年薪”时,有企业负责人的回答直指本质:“我们不是为学历买单,而是为能解决‘无人区’问题的人买单。”

这一价值判断的背后,是战新产业“稀缺性创新”与“生态型竞争”对人才评价体系的重构。
招聘现场,从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两大科研机构的展位前持续涌动的人流,可以看到研究领域的人才争夺同样激烈。佛山城市推荐官、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在读博士钟永燊对季华实验室的岗位很感兴趣,他极力推荐有理想、有志向的人才到佛山发展。

主攻氢能研究的仙湖实验室对领军人才开出最高年薪121万元,源于其全球领先的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全球首条零碳燃烧陶瓷量产线的投产,使相关领域人才成为决定技术迭代速度的关键变量。这种技术突破、产业落地、人才争夺的闭环,也在佛山其他新兴领域同步上演。
广东是干事创业的热土,而在佛山,支撑企业高薪引才的底气还源自这座城市构建的创新生态体系。

“在这里,青年人才可以挑大梁、唱主角、当主力。”隆深机器人董事长赵伟峰回忆企业从3人团队到C轮融资估值8亿元的蜕变时,特别强调政府搭建的产业对接平台和全周期扶持政策的关键作用。
而政企协同的创新生态,在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中同样清晰可见:陈贤帅带领团队从创业大赛获奖到攻克牙种植体“卡脖子”技术,最初数千万元的政策扶持转化为打破国外垄断的产业化成果,呈现出佛山“给舞台、给资源、给容错空间”的人才培育模式。

这种系统性的人才成长环境,也在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海天味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壮大,揭示出400年老字号向“灯塔工厂”跃迁的人才密码。
当调味品生产全链路实现数字化重构,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催生出对复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而省市联动的人才政策则为这种需求提供了可持续的供给保障。

美的厨电灯塔工厂的机械手臂正在车间作业。/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林安迪摄
从南京招聘会现场的火爆场景,到佛山智造车间的技术革新,这场跨越千里的双城奔赴,正在勾勒广东产业升级的清晰图谱。作为大湾区制造业转型的先行者,佛山也正以“一万种可能”的产业生态,为人才提供确定性的成长舞台。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龙凤
相关文章:
山东公安打击地下流动赌博,侦办涉赌刑事案件1914起04-25
黄子韬卫生巾公司招聘,大专起投!有的岗位月薪最高达3万04-25
广生堂跌超5%!资产负债率高达73%,连年亏损何时休?04-25
写文7年账号被盗8000打赏金没了!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