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龙小佳)科学教育需打破校内外壁垒,推动场馆、高校、企业资源与中小学课程有机衔接,构建“全域协同 跨界融合”的育人生态。昨日,湖南省2025年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联盟研讨活动举行,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相关负责人齐聚芙蓉区,共探科学教育创新发展路径,为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中,湖南省科技馆与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学士中学分别分享了馆校合作的宝贵经验,深入探讨了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德华则以《科学教育的价值——让学生在创造中长大》为题,分享了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

以“构建新时代大科学教育共同体 助推湖南省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中,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湖南省地震局、湖南省电化教育馆、湖南教育、芒果TV等湖南省首批11个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联盟成员单位嘉宾代表及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代表及学生家长代表展开深度对话。

会后,与会者探访了芙蓉区的育英西垅小学与长郡芙蓉中学,考察了这两所学校的科学教育场地、科学教育资源及特色项目。
育英西垅小学五年级的信息科技课《数据传输与校验》、大同瑞致小学四年级的科学课《电路出故障了》、长沙市一中马王堆中学八年级的物理课《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长郡芙蓉中学七年级的科创课《电生磁与应用创新》作为优秀课例进行了现场展示。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张敏、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科技教研员杨玲、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教研员戴岳为对展示课例进行了专业点评,让与会者深切感受到了优质科学教育在课堂育人中的卓越成效。

此次活动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长沙市教育局、芙蓉区人民政府承办,长沙市少年宫、芙蓉区教育局、芙蓉区育英西垅小学协办。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敏,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所长贺彩云,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张敏,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红等出席活动。
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全国及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省科普教育“双走进”试点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各市州教科院(所)科学教研员,全国及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分管副校长及1名科学课程教师,“科普小达人”综合实践活动共享空间援建校有关负责同志,湖南省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参加。
未来,湖南省将依托科学教育联盟,深化校馆企协同,构建全域科学教育新生态,为培养新时代科创人才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探索气象奥秘 守护地球家园”东营市海河小学2023级8班开展气象研学活动04-12
湖南省酒业协会专家团队为攸县煮酒把脉,助力产业重振辉煌04-12
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深圳华瀚控股深化战略合作04-12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04-10
馆校携手经验共享,专家齐聚研讨科学教育04-10
暴雨!雷暴大风!湖南发布汛情提醒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