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日晚,管弦乐序曲《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在上海交响音乐厅奏响,拉开吕其明作品音乐会的帷幕。
《红旗颂》是“七一勋章”获得者、作曲家吕其明在1965年创作的经典作品,并在当年的第六届“上海之春”上进行了首演。60年来,这部红色经典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吕其明也陆续写下了铜管乐、钢琴和乐队版、双钢琴版、儿童合唱版等11个延伸版本,让更广大的群众喜欢并经常演唱、演奏。
本次音乐会上演的《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是吕其明重新修改和完善的第12个版本。吕其明还透露,《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的总谱和分谱也将在近期出版,并免费赠送给全国80多个专业交响乐团。“希望他们今后都能演奏这个修订版本。”


首度亮相的吕其明新作管弦乐《无尽的思念》(一个烈士后代的心声)更是赢得全场如潮的掌声。《无尽的思念》(一个烈士后代的心声)是吕其明为纪念父亲英勇就义八十周年,在2024年开始构思创作的管弦乐作品。作品以悲痛的思念开篇,描写了刽子手的狰狞以及烈士振臂高呼、在枪响后倒下的悲壮场景,还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烈士们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后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先烈精神的礼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首《无尽的思念》献给父亲,也献给成千上万的伟大的革命先烈。创作中,我常常激动得难以入睡,有时甚至泪流满面。整个作品没有宏大的构思和高超的技巧,只有最淳朴的缅怀和最深沉的思念。”吕其明说,《无尽的思念》承载着自己对父亲80年不曾停止的思念,是一个烈士后代的心声。
“创作《无尽的思念》时,我时常回想起20年前为了创作《雨花祭》,前往南京雨花台瞻仰烈士遗迹的情景。当时,我看到许多烈士虽身处狱中,但是始终满怀希望地憧憬着祖国的光明未来,深受触动。”吕其明说,这部分内容,尤其是烈士们回忆自己年轻时、孩童时代天真活泼的状态,还有梦想中的一些情节,都被融入到了《无尽的思念》中,以寄托哀思,表达崇敬和缅怀之情。





相关文章:
AI复活术,有术更要有道04-04
数字赋能红色记忆 创新传承革命精神04-03
王增丰两部作品出版,笑看人生百态04-03
首登国奖初评榜!资阳融媒体中心双作品入围04-03
他用童话赢得了未来,并且还将继续赢下去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