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 教育在银川品牌越擦越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5:19:00    

来源:【银川新闻网】

3月14日,正式发布的《银川市2025年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优化了体育考试项目和评分标准,并新增了专项技能选考科目——游泳。

此前,自治区教育厅已印发《关于保障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的通知》,一系列改革举措犹如“指挥棒”,激发了全市校园体育运动的动能。如今,银川市各中小学的校园充满活力,训练馆里、运动场上,随时跃动着孩子们轻盈的身影。

学生正在上游泳课(4月2日摄)。

培养兴趣助力中考 多所学校开设游泳课‌

在金凤区十八小附近的吉加健身馆内,100多名小学生正如一群欢快的“小黄鸭”,扑通扑通跳进泳池,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游泳技巧。

“游泳课效果很好,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还能培养自理能力,教练教得也很细致。”二年级学生马瑾萱的妈妈高兴地说,“孩子现在学会了游泳,等中考时稍加练习就能轻松应对,成绩优秀还能加分。”

据金凤区十八小校长李艳介绍,去年12月学校尝试开设了两次游泳社团课,原以为当时是冬季,家长和孩子会有所顾虑,没想到反响极佳,孩子们兴趣浓厚。今年春季开学后,游泳课正式纳入课程表,采用“两节连排+三班同步”的模式,面向二年级12个班全面铺开。学校还每月安排中层干部到游泳馆督查教学情况,确保课程质量。“家长非常满意,孩子们也学得开心。”李艳说。

大课间,学生开展拔河比赛(4月3日摄)。

银川市将游泳纳入中考选考项目,进一步坚定了李艳推进游泳课程的决心。她认为,这一举措不仅能让孩子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未来,学校将把游泳课打造成特色课程,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学会游泳,并组建游泳队参加比赛。二年级学生升入三年级后,将继续开设游泳课,学习更高难度的泳姿,形成常态化教学机制。

4月4日,金凤区二小三年级(6)班的家长群发布通知:“各位家长好,清明节后游泳课正式开课,请为孩子准备好泳衣、泳帽、泳镜、拖鞋、毛巾及保温壶。”翘首以盼的游泳课终于到来,家长们在留言中纷纷表示热烈欢迎。

兴庆区二小也积极推进游泳课筹备工作。从考察游泳馆、商谈费用,再到召开家长会,仅用两周时间便完成前期准备,4月7日将正式开课。

事实上,银川市自去年起已在部分学校试点游泳课。随着中考政策的调整,金凤区湖畔中学、兴庆区八小海宝校区等学校也纷纷筹备开设游泳课,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又为中考打下基础。

兴庆区教育体卫艺办公室主任贾婉表示,前期调研发现,兴庆区共有27家游泳馆,但符合资质且具备培训条件的仅有9家,其中仅有5家适合大班额教学。“下一步我们计划到吴忠市考察,学习他们在校内自建简易泳池的经验,以便更多学校能顺利开设游泳课。”

兴庆区第四小学学生正在上体育课(4月3日摄)。

课间活动丰富多彩 体育课程全面升级‌

4月2日上午10点,随着眼保健操的结束,银川市各中小学的孩子们欢呼着冲出教室,奔向操场。低年级的学生玩起了转转球、萝卜蹲、呼啦圈等趣味游戏,三四年级的学生在乒乓球、跳皮筋、体能闯关中比拼技艺,高年级的同学则组队进行篮球、足球比赛,或是参与“毛毛虫”“赛龙舟”等集体项目,整个校园欢声笑语,充满活力。

“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实际上有35分钟,足够让孩子们充分放松。”兴庆区四小副校长唐睿介绍说,学校充分利用小场地、走廊等空间,设计了跳房子、跳皮筋等传统游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学校还严格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要求,加强体能训练,并开设篮球、足球等专项课程,真正实现“五育并举”。

在银川市第四十一中学崭新的校园里,学生们或在操场上跳绳、踢毽子,或跟随动感音乐跳街舞、做健美操。教学楼旁的空地上彩绘的“跳房子”活动区格外醒目,孩子们灵活跳跃,笑容灿烂。该校校长刘鸿雁表示,为落实教育厅文件要求,学校调整了作息时间,增设运动器材,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此外,该校还创新体育课程设置,通过招聘在编教师、外聘专业教练及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确保每周开设四节常规体育课和一节特色体育大课。常规课重点提升学生基础体能和达标测试能力,特色课则提供篮球、足球等30余种项目供学生选择。“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爱上运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刘鸿雁说。

去年,兴庆区率先试点延长课间活动时间至15分钟。今年银川市全面落实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间活动时间统一延长,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确保两次眼保健操和一节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课程丰富多彩(4月3日摄)。

倾听民意回归本质 多维度发展体育教育‌

今年以来,银川市教育局以中考体育改革为突破口,统筹兼顾学生体质提升与习惯养成,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体育教育发展路径。通过个性化培养、减轻应试压力、丰富课程设置等举措,有效减少“小胖墩”,改善“小眼镜”,让体育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市教育局教育一科科长马思远介绍,市教育局深入6个县(市)区,广泛征求“两代表一委员”、学生家长及一线教师的意见。针对家长反映的“体育考试心理压力大”“校外培训负担重”等问题,将体育考试拓展为体质健康测试、技能考核、体育知识理解、参与度等多维评价体系,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制图:苗晨(可灵AI)

在考试设计上,注重“做减法、增选择”。基础选考项目由统一抽考调整为“四选一”模式,让学生发挥所长;专项技能选考新增游泳项目,既培养学生兴趣,又强化生存技能。同时,降低足球、篮球等项目考试难度,实行“良好即满分”的过程性评价,并探索附加分激励机制。“改革的目标是从‘考体育’转向‘育终身’,真正为学生减压、为家长减负。”银川市教育局副局长袁辉说。

此外,银川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落实“1230”体育活动要求,即每天1节体育课,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少于30分钟,引导学生身体动起来、脸上红起来、汗水流下来。市教育局指导全市各学校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深入挖掘提炼校园体育精神及内涵,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三维素质协调发展。切实发挥中考“指挥棒”作用,让体育教育回归本质,助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将“教育在银川”的品牌越擦越亮。

本报记者 李姝 文/图

【责任编辑:张宇之】

本文来自【银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体教融合 教育在银川品牌越擦越亮04-07

虚构高分还带家长到校维权,如此考研太荒谬 | 新京报快评04-06

春城夜谭 |家长校园轮流站岗,未必取消但仍有优化空间04-05

做纸鸢、绘彩蛋……兴麓幼儿园举行二十四节气之清明主题活动04-04

国足世界排名跌至第94位04-03

银川气象台发布预警,大风扬沙天气来袭,阵风最高8级!04-03

筑牢体育强国基石 激活高校体育育人新动能04-03

阳江开放大学健步行启幕04-03